• 德萃學校,融匯中西智慧,培育未來領袖的搖籃。
  • 品德為本,學術為萃——德萃學校,成就孩子的卓越人生。
  • 選擇德萃,就是選擇一所讓夢想起飛的卓越學府。

400-060-0103

香港德萃学校

香港德萃学校简介

  • 4.3 很好 查看10条评价
  • 在招课程 1 :  校区数量 0
  • 全部校区 : 
  • 最新优惠活动 : 
学校详情 :  查看详情 香港德萃学校核心教育理念与实践路径 香港德萃学校立足创新教育基础,以培养全球视野的未来领袖为目标。学校的教育模式融合国际标准与本土文化精华,DSE课程和GCE A-Levels课程构成其多元化升学支柱。香港德萃学校深圳校区作为重要分支,践行英语主导的教学体系,确保学生获得多语言交流能力。在沟通技巧塑造方面,学校通过普通话和粤语课程加深文化认同,强化跨文化对话实践。这种双语框架不仅提升语言熟练度,还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,帮助他们在全球化环境中自信互动。 教育旅程中,品德培育与知识积累并重。香港德萃学校以中华传统为根基,引入现代国际元素,营造开放包容的学习生态。学生可以选择个性化升学通道,适配不同需求,目标直达大学。教学实践强调实验探索与理论结合,深圳校区科学实验室支持学生创新项目。多媒体图书馆作为知识枢纽,推动持续学习热情。管理团队中的张灼祥校长带来香港名校经验,叶汉强副校长专注学生全人发展。整个生态确保学生不仅精于学业,更能成为兼具德性与才识的全球公民。 多元化课程体系与升学规划 课程结构采用模块化设计,初中阶段融合香港本地课程与英国IGCSE元素。香港德萃学校高中部提供HKDSE及A-Levels两类主修路径,学生根据能力兴趣定制学习计划。中四至中六期间,DSE课程深入覆盖核心学科,助力本地大学申请。A-Levels方向则侧重国际认可度,为海外升学铺路。课程灵活性体现在选修模块,学生可组合语言、科学等科目,优化竞争力。 学制规划强调连续性,从初中衔接高中,确保学生平稳过渡。香港德萃学校采用小班教学模式,教师个性化辅导提升学习效率。升学成果方面,过往毕业生录入全球百强高校比例较高。课程优势包括实时更新教育标准,响应全球趋势变化。深圳校区资源整合外部专家讲座,拓展学生视野。这种体系培养批判思维,使学生面对复杂问题游刃有余。 语言教学与文化融合机制 教学语言以英语为核心,覆盖基础学科讲授。中国语文课程采用普通话与粤语双语形式,加深对文化根源理解。中国歷史科目结合文献分析,培养学生历史思维。公民教育及体育课程强化实践应用,普通话授课提升表达精准性。香港德萃学校语言策略注重沉浸式环境,教室会话和项目合作强化日常应用。 文化整合过程通过主题活动实现,如中西节日研讨,促进尊重包容。双语优势转化为跨文化交流技能,学生参与国际交换项目。深圳校区师资团队来自多元背景,提供真实语言情境。教学资源包括数字平台辅助,学生可访问多语言材料。结果体现为流利表达和自信协作能力,为学生全球舞台奠定基础。 管理团队领导与经验传承 顾问校长张灼祥先生来自拔萃男书院,数十年教育管理实践注入深圳校区发展。张校长策略制定注重传统与现代平衡,推动课程创新。副校长叶汉强先生历任体育总监三十五载,专注学生成长项目设计。叶校长统筹课外活动系统,包括运动竞技和艺术展演,完善全人教育框架。 团队协作模式强调师生互动,定期反馈优化教学流程。香港德萃学校导师制度一对一支持学生个性化需求,管理会议聚焦问题解决。叶校长的体育项目整合心理学原理,强化团队精神。这种领导结构确保学校高效运转,师生关系紧密,环境激励持续进步。 深圳校区设施与学习环境优化 校区建设提供三十余间现代化教室,智能白板和数字设备支持互动教学。空间设计注重采光通风,营造舒适学习氛围。五个大型科学实验室装备先进仪器,实验项目覆盖物理化学模块,培养学生科研素养。实验流程模拟真实环境,学生记录数据形成报告,能力在实践中提升。 多媒体图书馆占据近三千尺空间,馆藏书籍数字资源丰富,支持独立研究。学生使用终端设备访问全球数据库,学习方式多样灵活。环境布局分区明确,静区深读区与协作讨论区交错。安全系统全天监控,保障学生专注探索。设施维护团队定期升级设备,保持技术前沿性。 教育成果与未来发展方向 香港德萃学校毕业生成绩显著,多数进入知名学府深造。学生反馈强调沟通能力提升,适应多元社会挑战。深圳校区案例展示合作项目成果,如学生主导文化节活动。持续改进机制根据反馈调整课程细节,优化学习体验。 未来计划包括扩展国际伙伴网络,引入更多交换机会。技术创新融入教学工具,人工智能辅助个性化学习路径。学校致力于巩固双语优势,保持深圳校区作为区域教育标杆。这种前瞻性确保长期影响力,支持社区发展愿景。
学校动态
查看更多>
预约看校
香港德萃学校课程推荐

香港德萃学校校园环境

查看更多 

香港德萃学校学校优势

查看更多 

德萃体系深港双校区教育的独特价值

在当今教育领域,德萃体系的深港双校区模式为学生开辟了一条国际化的学习路径。作为体系内唯一寄宿校区,德萃体系的深港双校区架构使学生能够无缝参与交流互动,拓展全球视野。全人成长理念与全球胜任力培养紧密结合,确保每位学生获得平衡发展。

德萃体系的深港双校区教育不仅限于课堂,还鼓励学生投身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,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塑造国际视野。这种模式避免了传统的割裂感,学生可以灵活切换校区环境,深化跨文化沟通能力。德萃体系注重培养创新精神,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素养的同时,构建未来竞争力。

深港双校区无缝衔接的核心机制

德萃体系的深港双校区设计实现了两地教育资源的无缝整合。学生可以自由参与到香港校区的交流项目中,例如专题工作坊和联合社区服务活动。这种机制打破了地理界限,让学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积累经验。德萃体系的寄宿校区作为枢纽,提供稳定平台,学生能迅速适应不同教学模式。

德萃体系的深港双校区联动促进了学生全球视野的拓展。通过频繁的学术交流,学生接触到国际前沿的知识动态。德萃体系还组织学生参与跨境社区服务,包括环境保护和公益项目。这些实践环节让学生认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。学生在这种动态环境中培养出务实精神,逐步形成全球胜任力基础。

德萃体系的深港双校区模式还强化了学生间的合作互动。学生在不同校区环境中学习处理跨文化问题。德萃体系的设计确保了学生能够无阻碍地融入香港校区的生活方式,例如直接体验当地时间安排。这种无缝衔接机制避免了学习中断,让学生专注探索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。

全人教育模式的实施细节

德萃体系的全人教育模式采用香港学校作息框架,不设定固定午休时段。这种灵活安排鼓励学生主动管理时间,参与丰富的课外活动。德萃体系提供的活动包括社团组织、科探索研项目、人文历史探究、体育训练和艺术创作。每项活动都旨在平衡学术学习与个人兴趣发展。

德萃体系的全人教育强调个性成长。学生可以在体育项目中锻炼意志力,在艺术课程中表达创造力。科探索研活动鼓励学生应用科学素养,解决实际问题。人文学习则深化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理解。德萃体系的课程避免了单一维度压力,学生能全面挖掘潜能。

德萃体系的全人教育模式在实施中融入个人成长指标。学生定期评估自己在不同领域的进步,确保学术与生活之间找到和谐点。这种框架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,避免了资源浪费。德萃体系的设计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轻松氛围中探索创新精神。

全球胜任力的培养策略

德萃体系的全球胜任力培养倚赖于定期邀请行业专家举办专项讲座。这些讲座主题聚焦于科学素养深化、创新精神塑造和跨文化沟通技巧提升。学生通过这种机制接触到前沿学术动态,理解全球化挑战。德萃体系的讲座计划避免空洞理论,而是结合实际案例分析。

德萃体系的全球胜任力项目培养学生成为未来人才。跨文化沟通训练帮助学生适应不同背景合作,创新精神环节则激发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。科学素养学习让学生掌握研究技能。德萃体系将学生置于模拟国际场景中,练习语言表达和策略制定。

德萃体系的全球胜任力培养体系避免短期效应,而是布局长期规划。学生参与社区项目积累经验,学习如何贡献社会价值。这种实践强化了学生的全球视野,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。德萃体系的设计确保学生在创新精神驱动下,成长为具备综合实力的领导者。

融合教育模式的综合益处

德萃体系的深港双校区、全人教育和全球胜任力三者融合,为学生提供均衡发展框架。学生在双校区环境中拓展国际视野,在课外活动中激发兴趣潜能。全球胜任力讲座则铺垫学术深度。德萃体系的这种整合模式避免了教育单一化,鼓励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。

德萃体系的益处体现在个人成长与社会贡献的结合。学生通过社区服务活动理解公民责任,在全球视野支撑下创新解决问题。这种教育避免机械记忆,培养批判性思维。德萃体系确保了学术与生活实践之间的无缝过渡。

德萃体系的综合模式助力学生适应未来挑战。学生在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驱动下,建立自信。跨文化沟通技能让他们在全球舞台脱颖而出。德萃体系的设计初衷是打造具备领导力的毕业生,避免教育断层,为终身发展奠定根基。

展开更多

香港德萃学校师资团队

查看更多 
Jennifer HORGOS

Jennifer HORGOS

讲师简介:

徐飞

徐飞

讲师简介:

曹启乐

曹启乐

讲师简介:

张灼祥

张灼祥

讲师简介:

李汉祥

李汉祥

讲师简介:

黄汉良

黄汉良

讲师简介:

香港德萃学校校区分布

查看更多 
课程导航

香港德萃学校常见问题

查看更多 
学校有心理辅导服务吗?如何关注学生心理健康?​​
学校设有专职心理辅导室,提供:日常心理测评;一对一咨询(预约制,保护隐私);团体辅导(如压力管理、人际交往工作坊);与家长定期沟通。
在校能否使用手機?​​
入校時,把手機交予舍監登記及保管,放假日手機交回學生。   註:學校要求學生自備或校方代購ipad,作學習用途,由校方安排設定限用功能。
如果中途插班(如中五),需要额外准备什么材料?​​
插班生需提交:原校近学年成绩单;通过学校学术评估测试;学校会根据学生水平匹配班级。
有问必答

香港德萃学校学员评价

查看更多 
5.0

综合评分

高于99同行

好评率100

  • 曾*
    效果:5师资:5环境:5

    2025-11-11 16:44:58    

    想让孩子去英国留学,听说香港德萃学校的AL课程挺不错的,而且国际上的认可度非常高,相信很多孩子都知道,已经报名了,校园环境也不错,现在正在准备各种入学的资料,非常期待了!

  • 朱**
    效果:5师资:5环境:5

    2025-11-11 11:35:35    

    想要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,就给孩子报名了香港德萃学校,整体的教学环境非常不错,双语授课,老师实力信得过,开设多样化课程和社团,校园环境也非常好,整体的实力比较不错!

  • 余**
    效果:5师资:5环境:5

    2025-11-11 00:41:59    

    孩子之后要去英国留学,身边的很多朋友的孩子都在香港德萃学校就读A-level课程,后面对该学校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发现这个学校的环境非常不错,学校的教学课程丰富,老师也比较靠谱,就给孩子报名了该学校,孩子去了学校之后也是对学校赞不觉口,真的很不错。

  • 廖**
    效果:5师资:5环境:5

    2025-11-10 15:24:06    

    德萃多元升学支持,学校专门开设了辅导班,数学、英语老师针对性教学;班主任帮忙整理学习资料,还联系了港大的学长分享经验。更难得的是,学校虽然主打港式教育,但从未忽视对国家文化的教育——孩子从小参加‘经典诵读’‘红色故事会’,现在写作文经常引用古诗和时政热点,老师说他‘既有国际视野,又有家国情怀’,这正是我们最看重的。”

  • 诸**
    效果:5师资:5环境:5

    2025-11-10 06:13:04    

    “孩子刚入学时比较内向,不爱说话。德萃的社团和活动彻底改变了这一点——他加入辩论队,从不敢发言到成为队长;担任班级委员,主动帮同学辅导功课;周末还去社区教老人用智能手机。去年他在国外大学的夏校里说:‘是德萃我,优秀不仅是成绩,更是帮助他人的能力。’作为家长,我最欣慰的不是他拿多高的成绩,而是他变成了一个有担当、有温度的人。”

  • 栗**
    效果:5师资:5环境:5

    2025-11-09 22:51:07    

    “我从香港转学到德萃,本来担心课程衔接不上,结果学校专门给我安排了‘插班适应周’:放学后有老师一对一辅导,还带我DSE和香港中学课程的对比。高中选课很灵活,我选择了DSE物理+化学,老师会根据我的目标大学调整学习计划。最暖心的是同学之间的互助——我刚来时不熟悉深圳,同桌带我去吃本地小吃、逛大鹏所城,现在我们就像一家人。”

  • 韩**
    效果:5师资:5环境:5

    2025-11-09 16:13:35    

    “以前觉得港校会很严肃,但德萃的课堂超有意思!比如上生物课,老师带我们去实验室用显微镜观察珊瑚虫;数学课用游戏学概率,还能组队比赛。住宿生活也很方便,宿舍有独立卫浴,生活老师会教我们叠衣服、整理书包,周末还能和其他宿舍组队做蛋糕。的是课外活动——我学习了无人机及航模,和队友一起设计程序!”

  • 赵**
    效果:5师资:5环境:5

    2025-11-09 11:50:14    

    “作为在深圳工作的外籍家庭,我们希望孩子既能保留国际视野,又能融入本地文化。德萃的多元环境完美契合:课堂上用英文学数学、科学,课后有中文书法、非遗体验课;同学里有内地、港澳台和外籍学生,孩子了用包容的心态交朋友。最让我们感动的是心理辅导服务——孩子刚转学时不适应,心理老师每周和他聊天,还教我们家长如何沟通,现在他不仅成绩稳定,还成了学校篮球队的主力!”

  • 曾*
    效果:5师资:5环境:5

    2025-11-09 05:11:43    

    “作为港籍家长,我们最看重的是学校与香港教育的衔接。德萃的DSE课程和香港Band 1中学同步,孩子回港参加模拟考成绩排名前10%,这让我们对未来升学更有信心。更惊喜的是深港联动——上学期孩子参加了香港校区的科技研学营,在港科大的实验室动手做实验,回来后说‘原来课本里的知识真的能用’。学校的爱国教育也很扎实,经常组织参观红色基地、听爱国讲座,孩子现在会主动和我们聊‘国家发展’‘香港责任’,这种家国情怀的培养比成绩更重要。”

  • 李**
    效果:5师资:5环境:5

    2025-11-08 20:03:09    

    “选择德萃,孩子入学半年,的变化是英语能力突飞猛进——以前只会写作文,现在能用英文流畅做科学实验报告!学校的全英文授课(除语文课外)和分层教学很贴心,低年级还有专门的英文强化课,孩子从不敢开口到现在能和外教老师讨论课题,进步肉眼可见。另外,学校的生活老师特别负责,周末留校时校长或班主任会组织出游,还组织看电影、做手工,孩子说‘比在家还开心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