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上海市进才中学是一所现代化寄宿制公立学校
  • 上海进才中学国际部
  • 进才学生的优良素质受到国内外的广泛赞誉

400-060-0103

MYP课程

MYP课程

授课机构: 上海进才中学国际部

上课地点: 上海校区

成交/评价:

联系电话: 400-060-0103

MYP课程课程详情

国际教育新范式解析

成立于1968年的国际文凭组织(IBO),始终致力于构建跨文化理解的教育框架。其推出的中学项目(MYP)面向11-16岁学习者,通过独特的课程架构帮助青少年建立全球化思维模式。与大学预科项目(DP)形成衔接的课程体系,现已被全球159个国家的5000多所教育机构采用。

教育阶段 覆盖年级 核心特色
小学项目PYP 3-12岁 跨学科主题探究
中学项目MYP 6-10年级 八大知识领域整合
大学预科DP 11-12年级 学术研究能力培养

课程架构三维解析

MYP课程体系建立在三大支柱理念之上:文化认知的深化、知识体系的整合、跨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。课程实施过程中,特别强调通过五个关键领域的交互作用实现教育目标。

知识整合机制

课程设置打破传统学科界限,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学科间的显性联系。科学课程可能融入历史视角的技术发展分析,语言学习则结合社会学科的全球化议题,这种设计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网状结构。

评估体系特点

采用过程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模式,每学年各学科需至少50课时教学。个人设计项目作为课程亮点,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持续数月的独立研究,最终形成具有实际价值的成果展示。

能力培养矩阵

培养维度 具体表现 课程实现路径
批判思维 多角度分析全球性问题 跨学科案例研究
沟通协作 双语学术表达 小组研究项目
创新实践 解决现实问题方案 个人设计项目

教学实施要素

课程实施过程中,教师团队采用概念驱动的教学法,每个教学单元围绕重大概念展开。例如在环境主题单元中,学生可能同时涉及地理学科的气候变化、科学学科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经济学科的成本效益分析。

语言习得策略

双语教学贯穿整个课程周期,除母语文学研习外,学生需掌握第二语言的学术应用能力。语言B课程不仅培养日常交流能力,更注重学术场景下的专业表达训练。

社区服务要求

课程设置中明确包含社区服务模块,学生需完成至少30小时的公益实践。这些经历不仅记录在成长档案中,更通过反思报告的形式转化为学习成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