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国际教育选择中,课程体系差异直接影响升学路径与学术发展。全球主流课程在培养方向、考核方式等方面各具特色,家长需结合学生学术基础、语言能力及目标留学国家进行综合考量。
课程类型 | 适配人群 | 升学方向 |
---|---|---|
IBDP课程 | 全面发展型学生 | 全球院校 |
AP课程体系 | 学术专长突出者 | 美国TOP50大学 |
A-Level课程 | 偏科明显学生 | 英联邦国家大学 |
由国际文凭组织设计的IBDP课程,要求学生在六个学科组中各选一门进行研习,包含三门高级课程(HL)与三门标准课程(SL)。课程模块涵盖语言文学、第二外语、人文社科、实验科学、数学以及艺术选修。
作为大学先修课程,AP体系提供38个学科选择,允许学生根据兴趣专长自由组合。微积分、统计学、宏观经济等热门科目深受中国学生青睐,5分成绩可兑换多数美国大学学分。
选课建议:
• 文理均衡搭配避免申请专业受限
• 10年级建议从微积分AB起步
• 物理C需具备微积分基础
采用模块化考核的A-Level课程,允许学生集中精力发展3-4门优势学科。数学、进阶数学、物理等理科组合成为中国学生热门选择,A*成绩可获得G5院校优先录取资格。
重考机制提供成绩提升机会,多数科目每年设置3次考试时段,最优成绩组合策略可有效提升大学申请竞争力。
包含语言艺术、社会学、自然科学等必修模块,采用持续评估模式降低考试风险。完成戏剧表演、视觉艺术等选修学分要求,培养学生综合素质。
课程优势体现:
1. 英语12省考成绩可替代雅思
2. 支持学分转换衔接北美大学
3. 社会实践计入毕业要求
针对澳洲八大名校定向开发的课程体系,提供会计、商业管理、信息技术等实用学科。课程评估采用平时成绩与统考结合模式,中文科目设置降低语言门槛。
完成课程学生可直升澳洲大学预科,ATAR排名90+可冲击墨尔本大学医学等专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