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对艺术类考生的专业需求,课程设置着重强化造型基础与创作表现能力。教学体系涵盖石膏几何体写生到人像创作的完整进阶路径,通过科学的阶段性训练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美术知识框架。
培养阶段 | 教学安排 | 授课模式 | 能力培养重点 | 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基础奠基阶段 (高一) | 秋季学期 | 每日6课时 | 持续15天 | 周末集中授课 |
|
学期时段 | |||||
寒假特训 | 每日6课时 | 连续10天 | 全日制强化 | ||
特训周期 | |||||
春季提升 | 每日9课时 | 系统18天 | 周末专项突破 | ||
提升阶段 |
造型基础模块:从石膏体结构分析到复杂静物组合,逐步掌握三维空间表现技法。
色彩感知模块:单色到多色过渡训练,重点培养色调把控与色彩情感表达能力。
动态捕捉模块:从静物速写到人物动态速写,训练快速造型与场景构图能力。
三年累计218个训练日,合理分布于52个周末及6个假期,确保专业训练与文化学习平衡发展。
各阶段课程设置遵循"观察-理解-表现-创作"的教学逻辑,建立完整的艺术认知体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