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上海中公考研秉承着 “实用、有效、优质、深度” 的办学宗旨
  • 依靠全职的师资阵容和深厚的自主研发实力, 以学员为根本
  • 上海中公考研致力帮助众多莘莘学子实现求学梦

400-060-0103

上海研究生教育改革深度解析

来源:上海中公考研 时间:06-18

上海研究生教育改革深度解析

上海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体系

上海市教育部门近期出台的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方案,在专业学位培养方面推出系列创新举措。通过建立学科动态调整机制,重点加强集成电路、人工智能等战略领域人才培养,形成教育与产业深度互动的新格局。

战略学科培养模式创新

学科领域 培养模式 合作单位
人工智能 双导师制 商汤科技
集成电路 项目制培养 复旦微电子
生物医药 校企联合实验室 张江药谷

同济大学实施的科研经费博士专项计划,两年内招收288名人工智能领域博士生,在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开展交叉学科研究。这种培养模式突破传统学科界限,实现理论教学与产业实践的无缝衔接。

产教融合实践案例

东华大学纺织工程专业构建"双导师全程参与"机制,企业项目深度融入课程体系。硕士研究生樊吉研发的光致变色纺织品,半年内创造30万元经济效益,验证了产教协同育人的实效性。

  • 上海大学"微电子班"联合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
  •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科群建设重大传染病研究专项
  • 上海科技大学大科学装置应用暑期学校累计培养1300人

学科建设动态调整

过去十年上海新增13个学科门类,专业学位覆盖44个领域。通过建立学科预警机制,及时调整石油工程、网络空间安全等学科培养规模,确保教育资源精准对接产业需求。

上海市教委相关负责人强调:"通过建立学位授权动态调整机制,将推动研究生教育在集成电路、人工智能等领域形成特色培养优势,构建与城市定位相匹配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。"

质量保障体系建设

复旦大学实施的卓越博士生计划,从本科阶段直选优秀生源进入直博通道。这种选拔机制配合导师组培养模式,显著提升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,为重大科研项目储备高端人才。

课程导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