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060-0103
上海常青藤国际学校小学英语课程构建多维培养体系,依托上海市二期课改标准,有机融合国际文凭组织IBPYP项目核心要素。课程采用中外教育专家联合研发模式,形成独特的双语教学矩阵,在艺术、音乐、体育等学科中实现语言教学与专业知识的自然渗透。
教学维度 | 实施特色 |
---|---|
语言环境 | 中英文双轨制教学,学科双语覆盖率超80% |
课程架构 | IBPYP六大主题+本土课标双核驱动 |
培养目标 | 十大学习者素养体系全程贯穿 |
课程实施采用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,通过ZPD测量系统动态调整教学策略。每个教学单元设置基础层、拓展层、挑战层三级任务体系,确保不同基础学生获得适配发展。
通过"我们是谁"主题单元,整合社会学、心理学基础知识,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体系。
"我们身处什么时空"课题融入历史、地理学科要素,培养学生时空观念与文明认知能力。
建立三级评估体系:日常形成性评估(40%)、单元总结性评估(30%)、学期展示性评估(30%)。每学期末组织双语成果汇报展,全面检验学生语言应用与学科融合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