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国耀获得了人社部和中华中医药颁发的“优秀推广基地”称号
  • 国耀希望能借助自身这个平台,将祖国传统医学的精华发扬光大
  • 为推动国家养生保健事业的发展,尽一份绵薄之力

400-060-0103

中医推拿核心手法全解析

来源:国耀中医培训学校 时间:11-24

中医推拿核心手法全解析

压力控制核心技术

压力控制作为推拿基础技术,包含多种施压方式。操作时需根据治疗需求选择适宜力度,指端施力适用于精准穴位刺激,掌根施力适合大面积肌肉放松。施压过程中需保持力度垂直渗透,从表皮层逐渐深入至筋膜层。

施压类型 适用场景 持续时间
指端点压 穴位刺激 8-15秒
掌根按压 肌肉放松 20-30秒

操作时需注意保持施力部位与皮肤完全接触,避免滑动摩擦。收力时应遵循渐进原则,确保组织有足够时间适应压力变化。临床运用时配合呼吸节奏,在患者呼气时逐步加深力度效果更佳。

推擦技术要诀

推擦技术强调线性运动的稳定性与节奏控制。前臂带动腕部发力,保持手掌与治疗部位形成均匀压力面。操作速度建议控制在每分钟60-80次,往返距离需超过15厘米确保作用深度。

不同部位推擦技巧存在差异:关节处采用小鱼际推擦增加接触面积,脊柱两侧使用拇指推法进行精准调理。温度控制是重要考量因素,操作前可将手掌搓热提升患者舒适度。

复合式揉摩技术

揉摩技术结合环形运动与垂直压力,形成三维治疗效应。操作时需保持手腕灵活度,以前臂旋转带动掌指运动。深层组织处理时配合身体重心转移,可增强作用力度而不增加手部负荷。

临床常见组合技术包括按揉复合手法,先垂直施压至目标深度再施以环形揉动。肌肉丰厚部位建议采用肘揉法,通过骨性接触面实现深层刺激,注意控制力度避免骨膜损伤。

精准拿捏手法

拿捏技术关键在于抓握力度与提拉角度的协调控制。拇指与其余四指形成对向合力,抓取组织时保持指腹完全接触。提拉动作需配合组织弹性特点,肌肉丰厚处提拉高度控制在2-3厘米为宜。

进阶技术包括波浪式拿捏法,通过连续抓提形成力学波动传导。操作频率建议每分钟40-60次,特别注意对表浅神经的处理需减小力度,避免造成神经压迫性损伤。

关节调整技术

拔伸技术强调牵引力度与方向的精准控制。操作前需评估关节活动度,牵引力度控制在组织弹性限度内。颈椎牵引时注意保持头部中立位,牵引重量建议从体重的1/10开始逐步增加。

动态牵引技术结合被动运动,在牵引同时进行小范围关节活动。踝关节牵引时配合背屈跖屈运动,可有效改善关节腔内滑液分布。所有牵引操作必须遵循无痛原则,出现异常响动需立即停止。

叩击振动技术

叩击技术通过机械振动产生治疗效应,操作时注意手部放松形成弹性击打。空心掌叩击适合背部大面积操作,指尖叩击适用于头部等精细部位。振动频率建议控制在每秒3-5次,避免高频振动引发肌肉紧张。

进阶应用包括节律性叩击配合呼吸调节,在患者呼气时施加振动波。治疗结束后建议进行局部抚触,帮助神经系统从兴奋状态平稳过渡。

课程导航
校区导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