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机器人课程的特点是“做中学”,也就是组织引导学生动手实践
  • 机器人通过合理的机械搭建,用模块编程语言编写程序
  • 以任务情境驱动学生自主学习,改变高分低能现象,发展了学生素质

400-060-0103

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解析

来源:上海路佰得机器人培训 时间:11-15

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解析

科技教育新范式解析

当代教育体系中,融合多学科知识的实践型课程正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。以机器人技术为载体的教学方式,将机械构造、电子传感、计算机编程等专业知识转化为可触达的学习体验,这种教育模式已被纳入全球多个国家的课程标准。

课程模块 核心能力培养 适用年龄
积木机器人 空间建构能力、基础机械原理 5-8岁
单片机机器人 逻辑编程、电子电路设计 9-12岁
人形机器人 人工智能应用、项目开发 13-16岁

教学体系创新实践

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,路佰得采用PBL项目制学习法,每个教学单元均设置具体工程挑战。学员在完成机器人巡线、智能分拣等实际任务过程中,自然掌握齿轮传动比计算、传感器阈值设定等专业知识。

教学成效实证

  • 学员逻辑思维能力提升63%(第三方测评数据)
  • 系统学习两年以上学员竞赛获奖率89%
  • 高中阶段学员自主开发项目获国家专利占比27%

竞赛培养体系解析

作为WRO世界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、FRC机器人挑战赛等国际赛事的战略合作机构,路佰得构建了四级竞赛培养体系:

  1. 基础技能阶段: 掌握机器人搭建规范与基础编程语法
  2. 专项突破阶段: 针对视觉识别、自动控制等模块进行强化
  3. 模拟实战阶段: 往届赛题解析与限时任务挑战
  4. 创新研发阶段: 自主课题研究与专利申请辅导

教学资源配置

教育装备采用德国慧鱼工程组件、乐高教育套装等国际认证教具,配合自主研发的图形化编程平台。每间教室配备6套独立操作设备,确保学员人均实践时长占课堂70%以上。

师资保障机制

  • 教师平均教龄5.2年,持有工信部认证
  • 季度教学能力考核准入标准95%
  • 年度累计教研时长超300小时/人
课程导航
校区导航